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科教融合Seminar【第11期】成功举办

时间:2025-05-06 点击数:

2025417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科教融合Seminar”11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良乡校区教学楼106教室成功举办。本次Seminar特别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江成涛、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后张坷坷宣讲论文。多位青年学者及部分在校本、硕、博学生参加。

江成涛宣讲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江成涛围绕《破产法治建设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集约边际和广延边际的视角》一文展开宣讲。论文探讨了破产法治建设如何从盘活存量做优增量两个维度推动资源优化配置,论文的创新性贡献包括明确了破产法治建设在集约边际和广延边际上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破产审判专业化推动效率提升的具体路径。基于手工整理的中国企业破产案件数据库,以及与企业注册信息匹配的数据,通过分析中级人民法院设立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对破产案件受理数量和企业退出概率的影响,发现设立专业化破产审判庭显著提高了破产案件的处理效率。在集约边际层面,破产法治建设能够释放信贷和劳动力资源,促进资源从低效率企业流向高效率企业,实现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广延边际层面,破产法治建设改善企业家创业预期,保护债权人利益,从而激励新企业进入市场。这些机制共同推动了资源配置效率的全面提升,并从总量层面上显著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

undefined

吴三忙、王利娜、李萌点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吴三忙老师、《经济研究》编辑部王利娜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李萌老师进行了点评。点评专家认为论文紧扣中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构建了涵盖中国企业破产案件的独特数据库,在数据处理上具有创新性。点评专家认可专业化破产审判庭设立对提升破产案件处理效率的积极效果,同时建议进一步研究债务重整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在国有企业破产案件中,建议关注如何有效化解社会负担问题。点评专家建议,论文应关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法律执行效率的差异,并通过聚类分析探索政策优化方向。此外,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可能优化债务清算流程,提高破产案件处理效率,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拓展至技术变革的影响,以增强研究的前瞻性和适用性。

undefined

张坷坷宣讲论文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后张坷坷围绕《数字金融发展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一文展开宣讲。论文借助于人民币跨境首付信息管理系统,将2012Q12019Q4期间中国31个省份及其关联的境外134个国家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各省数字金融发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和份额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将显著提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和份额,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主要通过降低贸易双方的人民币交易成本和增加本国企业贸易市场份额提高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和份额。拓展研究发现,金融双向开放水平的提高会增强数字金融发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促进作用,并且数字金融发展对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金融发展禀赋较差的地区、贸易伙伴国为发展中国家、非国际四大货币的国家以及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和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论文为推动人民币全球化提供了依据与思路。

点评专家对论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规范性和深度给予高度评价。点评专家提出,建议作者强化政策建议与文章研究内容的联系,并通过国际对比,探寻我国人民币特色国际化路径,并补充数字金融潜在安全问题的讨论,进一步分析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协同效应,以丰富文章结论部分,增强文章政策建议。点评专家建议,在数据变量选取方面,适当延长文章数据的时间范围,以研究更长时间跨度下或不同经济周期下的研究结论。此外,点评专家指出,文章模型中可能存在双向因果问题,并建议能够在异质性分析部分进一步深化研究对于不同地缘政治下或文化差异下的异质性结论,来提高结论的广泛适应性和代表性。

评论与回应的互动生动展现了学术对话的活力与深度,以及学术沟通的重要性。此次会议持续大约两个小时后,在师生们热情的掌声中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