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高莹)9月23日,全国日本经济学会2023年会暨中日实现现代化的政策与实践比较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昌林以视频方式致辞。中日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前驻日大使程永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党委书记闫坤主持开幕式,并作学术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昌林以视频方式致辞 本网记者 朱高磊/供图
王昌林指出,中日两国同属东亚国家,虽然两国现代化进程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战略目标不同,但在文化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日本是东亚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代表,是通过较短时间顺利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典范。纵观日本二战后的发展历程,日本根据不同时期的产业发展需要和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变化,不断制定和调整产业政策,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了一批在产业链中处于中高端地位、具有高附加价值和技术含量的行业,在高科技领域和价值链高端环节占据了优势地位。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调整和完善,日本再分配的基尼系数长期稳定在0.4警戒线的下方,即使在低增长阶段,贫富差距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形成了典型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但是,日本在实现赶超之后也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产业升级转型速度放缓,制造业、服务业升级面临瓶颈,在人口结构、政府债务、社保体系、创新能力等方面,一些长期结构性问题逐渐凸显。日本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案例。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发展与合作仍是中日关系的时代潮流。中日双方应立足历史规律与时代潮流,以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为战略引领,以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为契机,积极思考并开拓未来,推动中日经济关系行稳致远。
中日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前驻日大使程永华致辞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程永华表示,中日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经贸合作体量巨大,前景广阔。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日关系起起伏伏,和平、友好、合作始终是中日关系发展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近年来,两国务实合作遭遇挑战,日本出台的一些举措给两国经贸关系带来逆风。日本执意追随个别国家,借助经济、安保等议题,对华大打经济牌,宣扬对华“去风险”与“脱钩”,此类错误行径严重危害两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紧密的供应链合作关系,最终将给日本企业造成打击。中日应秉承合作传统、发挥各自优势,将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分享更大的发展红利;积极培育新增长点,开拓更广阔的合作领域,鼓励企业在重点领域开展合作;以领导人重要共识为引领,分享更多的共同语言,同频共振,充分发挥经贸合作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作用,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致辞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杨伯江表示,日本“后发赶超型现代化”进程对中国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两国关系处在新的历史节点,风险与机遇并存。中日在经济上仍然高度互补,经济关系的底色仍是合作。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深化拓展中日合作不仅能为中日关系筑牢压舱石、强化推进器,对于促进地区及全球经济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全国日本经济学会成立45年来,始终致力于日本经济发展经验与教训的研究,积极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建言献策。相信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学会将不断取得新成绩,在引领全国日本经济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党委书记闫坤作学术报告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闫坤认为,当前中国面临与过去日本相似的问题,如经济增速下滑、资产负债表衰退、社会低欲望和消费降级、外向型经济受压等,甚至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情况更加复杂与艰难。但基于全球经济最新形势、中国经济发展空间与韧性、日本经济史视角的详细论证可以判断,中国不会陷入“日本式衰退”。主要原因在于,首先,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速并不低,全球技术环境、产业发展空间远胜于当年的日本;其次,中国并没有出现严格意义上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只是扩张速度放缓;再次,与日本相比,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中国具有更大的国内市场规模;最后,老龄化、低欲望等社会问题会随着经济增长而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来自国内多所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从不同角度对中日实现现代化的政策与实践进行比较,深刻剖析日本现代化过程中在财税体制与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福利政策、农村振兴及产业化等领域的经验与教训,研讨其对中国当前及未来发展阶段的启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言献策。
此次会议由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承办。会议完成了全国日本经济学会换届选举工作,产生了第十一届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
责任编辑:闫勇
新媒体编辑:王村村 苏威豪(实习)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