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第六届中国智库建设与评价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方军,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操晓理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胡乐明主持论坛开幕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方军致辞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方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变乱交织的全球格局贡献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践行三大倡议,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协同合作,也需要更好地发挥智库的独特作用。一方面,中国的智库建设离不开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国外智库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成果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另一方面,中国的智库建设又必须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在对国外智库进行学习借鉴和交流合作时,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特别是部分美西方智库虽然标榜自身的独立性与非党派性,但又甘愿沦为反华政客的工具,对此,我们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总之,对于世界各国智库,我们既要学习借鉴,又要科学评估与合理扬弃。因此,开展全球智库评价研究意义重大,很有必要。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操晓理致辞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操晓理指出,近年来,中央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度重视,以国家高端智库为代表的新型智库,在一系列大事要事中取得了重要成绩,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探索新型智库建设路上积累了重要经验。进一步推动中国智库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要有大的担当,把自身研究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联系起来。二是要有大的格局,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善于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发展大局。三是要有大的谋略,抓住国家战略和公共政策中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推出引领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经世济民之策。智库评价是智库发展的指挥棒,应坚持正确导向、突出质量要求、采用科学方法、保持健康生态,通过高质量的智库评价推动高质量的智库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胡乐明主持论坛开幕式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在论坛主题发言环节,来自国内多家智库的相关负责同志围绕“践行三大倡议:智库使命与行动”发表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原院长王金南作主旨演讲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原院长王金南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成为全党全国努力奋斗的一个宏伟目标。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对推进中国智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加强美丽中国支撑研究需要考虑进一步加强理论体系和战略路径研究、实施体系研究、制度与政策体系研究、宣传和交流。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少将唐永胜作主旨演讲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少将唐永胜认为,世界变局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体系进入深度变迁的关键阶段。践行“三大倡议”,智库工作发挥作用的空间巨大。一方面要为强化有效的全球治理,构建广泛参与、包容民主的多边制度体系提供先行思考和智慧,另一方面也要为中国实现开放条件下的可持续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探索有效的战略途径与方法。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论坛发布了第三轮全球智库评价研究项目成果。全球智库评价研究项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组织实施,以四年为周期。第三轮全球智库评价研究项目于2022年正式启动,在第一轮全球智库概况研究和第二轮区域国别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全球智库综合评价AMI指标体系,针对全球能源、环境、文化领域的相关智库进行评价研究。此次论坛上,相关工作人员对项目的前期积累、背景意义、项目流程、“需要关注的能源/环境/文化智库”名单进行了详细说明,就夯实基础理论、凝聚评价共识等议题展开了深入阐释。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机构与智库评价研究室承办。来自能源、环境、文化及区域国别与全球治理等领域的智库机构代表、专家学者等参加论坛。
责任编辑:闫勇
新媒体编辑:刘星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