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飞
1978年生,湖南永州人,2008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工业资源与环境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第一届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China Economist杂志编辑。
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在《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管理》及Applied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学术研究课题多项,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决策信息对策研究类特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励。
▎联系方式
E-mail: njulpf@163.com 电话:010-6803 3728 传真:010-6803 2679
地址:(100836)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
▎学术论文
1.“中国实施省际碳排放权交易的潜在成效”,《财贸经济》,2017年第4期(与张成等合作);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发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7期(与杨丹辉等合作);
3.“中国利用外资区位条件的变化:基于中美制造业成本的比较”,《国际贸易》,2017年第9期(与杨丹辉等合作);
4.“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影响、成因及对策: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与孙建波合作);
5.“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转型研究——基于产业技术经济特征的分析”,《当代经济管理》,2017年第10期;
6.“加快推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中国经贸导刊》,2017年第30期;
7. “Scenario-based potential effects of carbon trading in China: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pplied Energy, Vol.182, 2016.11(with Wang Qunwei et al.);
8.“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China Economist (中英双语刊),2016年第4期;
9.“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中国国情国力》,2016年第2期;
10.“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工业”,《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1期;
11.“稀有矿产资源的全球供应风险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第2期(与杨丹辉等合作);
12.“国外绿色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进展述评”,《城市与环境研究》,2015年第1期(与渠慎宁等合作);
13. “Significance of Rare Mineral Resources to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China Economist, 2015年第3期(with Yang Danhui et al.);
14.“稀有矿产资源的战略性评估: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7期(与杨丹辉等合作);
15.“中国城镇化路径的环境效应分析”,《城市与环境研究》,2014年第2期(与吴利学等合作);
16.“稀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11期(与杨丹辉等合作);
17. “Expansion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Demand Determines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Pattern i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China Economist, 2014年第1期(with Lv Tie);
18.“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及演变趋势:基于出口商品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5期(与金碚等合作);(《新华文摘》2013年第14期全文转载)
19.“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扩张与生产组织形式演变”,《经济管理》,2013年第8期(与吕铁合作);
20.“中国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变化的结构因素和效率因素”,《技术经济》,2013年第6期(与张艳芳合作);
21. “China’s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and Evolving Trends on the World Market: Analysis Based on Commodities Export Data”, China Economist, 2013年第5期(with Jin Bei et al.);
22.“我国风电产业的企业规模与所有制结构状况及成因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第32期(与史丹合作);
23.“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企业规模与所有制结构状况及成因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第16期(与史丹合作);
24.“稳中求进背景下的中国工业增长效率和效益分析”,《中国经贸导刊》,2013年6月;
25.“‘十二五’时期的中国工业”,《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12期;
26.“中国季度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再估算:基于不可观测成分模型的贝叶斯方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第10期(与周晓艳等合作);
27.“‘十一五’时期污染减排效果的区域比较分析”,《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第6期(与杨丹辉等合作);
28.“‘十一五’时期污染减排效果的省际比较”,《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与杨丹辉等合作);
29.“‘十二五’时期污染减排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政策建议”,《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与杨丹辉等合作);
30.“‘十一五’时期主要污染物减排的总体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与杨丹辉等合作);
31.“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应对措施”,《领导之友》,2012年第4期;
32.“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4期(与李平等合作);(获第九届(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33.“中国火力发电企业区域调度的能源松弛效率测度分析”,《财贸经济》,2011年第4期(与夏晓华等合作);
34.“‘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4期(与李平等合作);
35.“‘十二五’时期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1期(与李平等合作);
36.“人民币汇率改革对资源行业的影响及对策”,《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11月(与江飞涛合作);
37.“电力行业输配分开的福利效应——基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分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38.“慎言‘国进民退’”,《领导之友》,2009年第11期;
39.“模块化生产网络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影响”,《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第3期(与黄泰岩合作);
40.“中国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因果关系——基于Granger Non-Causality Test的实证分析”,《爱知论丛》第83期,2007年9月;
41.“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形成及其影响”,《爱知论丛》第82期,2007年3月;
42.“医疗服务价格管制与‘以药养医’”,《南方经济》,2006年第8期(与郑江淮合作);
43.“学费上涨与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分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2期(与刘民权等合作);
44.“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迁:国际模式与中国的现实探索”,《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与郑江淮等合作);
45.“金融发展理论的经验证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11期(与郑江淮合作);
46.“制度变迁的新古典过程:技术因素对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改制的影响”,《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与郑江淮合作);
47.“从为全球生产到全球化生产:基于技术、市场及组织结构的分析”,《江苏改革》,2003年第4期(与郑江淮合作);
▎专著、编著及译著
1.专著:《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年;
2.编著:《LED照明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广东经济出版社,2015年(与邓江年合作);
3.译著:《美国经济史新论:政府与经济》,普莱斯·费希拜克(Price Fishback)等著,中信出版社,2013年(与张燕等合作);
4.译著:《斯蒂格利茨经济学文集(第三卷 微观经济学:不确定性与研发)》,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与纪沫等合作);
5.译著:《公司治理:理论与经验研究》,夏维尔•威夫斯(Xavier Vives)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与郑江淮等合作);
6.译著:《公司常青:美英法德日公司治理的比较》,乔纳森•查克汉姆(Jonathan Charkham)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与郑江淮等合作);
7.译著:《企业的合作博弈理论》,青木昌彦(Masahiko Aoki)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与郑江淮等合作);
8.译著:《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和国际贸易》,藤田昌久(Masahisa Fujita)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与梁琦等合作);
▎政策研究报告
1.“中美制造业能源成本比较及对策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专供信息》,2016年第675期;
2.“关于‘十三五’时期推动绿色发展、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2016年第18期(与杨丹辉合作);
3.“加快制定稀有矿产资源利用的国家战略 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原材料保障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2015年第25期;(获2015年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三等奖)
4.“我国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2014年第17期(与史丹等合作);
5.“促进光伏技术发展的政策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2013年第5期(与李平等合作);
6.“我国光伏应用市场的发展前景及推进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2013年第2期(与李平等合作);
7.“我国太阳能级多晶硅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与政策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研究报告》,2013年1月9日(与李平等合作);
8.“关于进一步完善光伏发电产业扶持政策的几点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研究报告》,2013年1月9日(与李平等合作);
9.“对日零部件依赖及其对我国工业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专供信息》,2012年第19期(与贺俊等合作);(获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优秀决策信息对策研究类特等奖)
10.“人民币汇率改革对资源行业的影响及应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2010年第14期(与江飞涛合作);
11.“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路”,《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2009年第13期;
▎报刊文章
1.“消除不平衡因素,寻求增长新动力”,《人民日报》,2016年6月1日;
2.“工业绿色化 路在脚下”,《人民日报》,2016年2月24日(与杨丹辉等合作);
3.“‘特斯拉’何以成为新能源汽车翘楚”,《社会科学报》,2014年8月21日;
4.“提升传统产业 夯实转型基础”,《人民日报》,2013年8月18日;
5.“经济增长有动力 能源形势要看清”,《中国石油报》,2012年9月11日(与李平合作);
6.“‘十二五’新能源开发七大重点”,《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9月11日(与史丹等合作);
7.“研究新经济形态 推动可持续发展”,《人民日报》,2010年8月5日(与于春晖合作);
▎研究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能源和水资源消耗总量约束下的中国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动态CGE模型及政策研究”(2013-2015年),主持人,已结项;
2.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项目:“京津冀创新发展的协同研究”(2017-2018年),主持人,在研;
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工业强国产能海外布局研究”(2016-2017年),主持人,在研;
4.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传导机制与大国博弈”(2016-2017年),主持人,在研;
5.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委托项目:“中国产业绿色发展研究”(2012年),主持人,已结项;
6.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中国区域电力市场的市场势力测度及其治理”(2009-2010年),主持人,已结项;
7.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重点项目:“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效应研究——以电力投资为例”(2009-2010年),主持人,已结项;
8.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稀有矿产资源的国家战略研究”(2013-2015年),执行研究员,已结项;
9.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研究”(2016-2018年),执行研究员,在研;
1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稀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国家战略研究——基于工业化中后期产业转型升级的视角”(2015-2017年),子课题负责人,在研;
1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国家金属资源安全视角的城市矿产开发利用”(2014-2016年),子课题负责人,已结项;
1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体系研究”(2011-2012年),主要研究人员,已结项;
1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研究”(2011-2012年),主要研究人员,已结项;
1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稀土产品出口政策体系研究”(2011-2012年),主要研究人员,已结项;
15.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项目:“利用外资促进能源节约和节能发电调度”(2009-2011年),项目咨询专家、项目协调人,已结项;
16.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研究”(2009-2011年),执行主持人,已结项;
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机制与政策创新研究”(2010-2011年),主要研究人员、项目协调人,已结项;
18.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与改进途径”(2008-2010年),主要研究人员,已结项;
19.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我国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2008-2010年),主要研究人员,已结项;
20.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与中国工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2008-2009年),主要研究人员,已结项;
2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2008-2010年),主要研究人员,已结项;
22.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托项目:“中国工业绿色经济转型研究”(2010-2011年),主要研究人员,已结项;
▎国际学术交流
1.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7th Plenary Meeting of the OECD Initiative for Policy Dialogue on Global Value Chains, Productio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主题报告, OECD发展中心主办,墨西哥城, 2016年11月10日;
2. “China’s Energy Security: Review and Perspective”, Energy Security: Advancements in Cooperation in the East Asian主题报告,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主办,东京, 2011年5月17日;
3.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y Sector in China”, Workshop for the China Council Task Force on “Green Economy”主题报告, OECD环境局主办,巴黎, 2011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