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张莹,女,1980年7月出生,1999年至2003年在武汉大学商学院(现经济与管理学院)学习,获经济学与应用数学双学士学位;2003年至200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与博士学习,分别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授予的经济学硕士与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3年正式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人员;2015年至2016年在美国杜克大学Sanford公共管理学院做访问学者;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挂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总体策划部可持续发展处,参与北京冬奥会中英文可持续发展计划与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编写发布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研究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研究成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教授向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提名的工作助理参与2023年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写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应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已在《财贸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one earth》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多篇成果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参著合著学术著作多部;主持、参与课题50余项;曾获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科委优秀博士论文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建议三等奖”以及“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优秀论文奖”等奖项。长期关注可持续发展议程、公正转型、“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全球性议题,作为核心骨干参与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国际劳工组织(ILO)、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能源基金会(EF)、绿色和平组织(Green Peace)、世界资源研究所(WRI)、英国儿基会(CIFF)、英国气候战略机构(CS)等合作的研究项目,对外展示中国立场、阐释中国主张、宣传中国经验与中国案例。
二、参与课题与项目
l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区域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2ZDA14);2022——
l 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碳中和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总体战略和阶段性策略研究”(批准号:22ZDA11);2022——
l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向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提名的助手协助准备联合国主导编写的2023年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2021——
l 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员,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的绿色发展战略研究”(批准号:2021STSB01);2021——
l 作为项目协调人、主要参与人员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及发展“(批准号:2020STB02);2020——2022
l 作为项目协调人、报告主笔和主要参与者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委托课题“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写项目;2019——2022
已完成并向国内外发布的中英文赛前报告见:
https://www.beijing2022.cn/wog.htm?cmsid=20220113005468?sports=1。
l 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员,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规划项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批准号:2019ZDGH014);2019——
l 作为项目主要参与者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接研究”(批准号:18VDL005);2018——2021
l 作为项目主要成员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气候变化经济学”优势学科建设项目(2017年立项,批准号:2017CASS03);2017——
l 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专题项目“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战略研究”(批准号:2017YCXZD007);2017——2019
l 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973项目“地球工程的综合影响评价和国际治理研究”课题(批准号:2015CB953603);2015——2019
l 作为课题协调人、报告主笔、主要参与者参加NRDC(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资助项目“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研究”第二工作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的协同效应”下子课题“控煤政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2014——2020
项目具体介绍见:
http://coalcap.nrdc.cn/?&cook=1
l “气候变局下中国角色被转换:定位、调整与谈判策略研究”,外交部委托项目,课题主要参与者(批准号:16AGJ011);2013——2018
l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西部农村电气化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分析”(批准号:13CJL055);2013——2019
l 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委托课题“中国低碳城镇化问题研究”;负责子课题“中国低碳城镇化情景:不同政策情景下碳排放趋势及其对社会经济影响评估”;2013——2016
l 作为课题参与者,章节报告撰写者参加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我国北方荒漠化态势与治理成效”;2013.1——2013.12
l 主持世界观察研究所(WorldWatchInstitute)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合作研究项目“中国绿色发展与绿色就业研究”;2013——2014
l 作为项目协调负责人、报告副主编、章节主笔,与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共同编写发布《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13:可持续与宜居城市——迈向生态文明》;
已完成并向国内外发布的报告见:
https://www.cn.undp.org/content/china/zh/home/library/human_development/china-human-development-report-2013/
l 作为参与者参加北京市发改委委托项目“北京市低碳城区评价技术导则”编写;2012.12——2013.6
l “中国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研究”,瑞士发展合作署委托项目,课题主要参与者,负责情景设计部分;2011.11——2013.6
l 作为课题主要参与者“主要缔约方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利益诉求、谈判立场及政策措施研究”,CDM基金外交部委托课题,负责追踪基础四国;2011.6——2012.12
l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中国节能减排及控制空气污染协同效益研究——基于CGE模型模拟评估”;2010.4——2011.9
l 作为参与者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方案设计及对策研究”,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批准号:2007BAC03A07);2009.5——2012.7
l 作为项目主要参与者、报告撰写者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国际劳工组织(ILO)合作项目,“气候变化伙伴关系框架——中国低碳发展与就业的实证研究”,主要负责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低碳经济发展的就业影响部分;2009.3——2010.7
l 作为课题协调人、主要参与者参与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能源、财税与贸易政策研究”(批准号:2009BAC62B01-04);2009.1——2012.12
l “十一五”期间海淀区城乡人民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及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和对策研究,北京市朝阳区发改委委托项目,课题参与者;2005.4——2006.2
三、学术著作
期刊论文
中文期刊
l 张莹、何旺、张卓群:《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区域差异的演变特征——基于Dagum基尼系数分解和Kernel核密度估计的实证研究》,《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AMI核心期刊),2022年第7期
l 刘保留、张莹、李雨珊:《互联网发展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基于专利视角的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AMI权威期刊),2022年第6期
l 张莹、陈涛峰、陈洪波、潘家华:《扶持政策对资源枯竭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果》,《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AMI权威期刊),2022年第5期
l 张莹、洪凌华:《日本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及结构分解》,《日本问题研究》(AMI扩展期刊),2022年第1期
l 张莹、陈涛峰:《中国工业行业就业效率差异及动态特征——基于劳动要素投入需求的视角》,《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AMI核心期刊),2022年第1期
l 王谋、吉治璇、康文梅、陈迎、张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要点、影响及应对》,《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AMI权威期刊),2021年第12期
l 王谋、康文梅、张莹:《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优先合作国家选择方法探讨》,《气候变化研究进展》(CSCD核心期刊),2021年第6期
l 张莹、李宝琦、李雨珊、刘新平:《北京冬奥会创新践行新理念:新发展、新融合、新典范》,《冰雪运动》,2021年第5期
l 张永生、巢清尘、陈迎、张建宇、王谋、张莹、禹湘:《中国碳中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和绿色转型》,《国际经济评论》(AMI核心期刊),2021年第3期
l 张莹、姬潇然、王谋:《国际气候治理中的公正转型议题:概念辨析与治理进展》,《气候变化研究进展》(CSCD核心期刊),2021年第2期
l 周杰琦、张莹:《外商直接投资、经济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国际经贸探索》(AMI核心期刊),2021年第1期
l 周杰琦、梁文光、张莹:《全球化、自主研发与雾霾污染——机理分析及中国经验》,《科技进步与对策》(AMI核心期刊),2020年第18期
l 张莹、潘家华:《“十四五”时期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及路径选择》,《企业经济》(AMI核心期刊),2020年第8期
l 张莹、孙聪丽、张慕千:《可持续发展理念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实践及对北京冬奥会的启示》,《北京体育大学学报》(AMI核心期刊),2020年第5期
l 沈维萍、张莹:《“一带一路”建设中“贸易畅通”的区域经济效应——基于GTAP模拟的比较分析》,《西部论坛》(AMI扩展期刊),2020年第4期
l 张莹、丁梓欣、黄涛:《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进口南美大豆的替代影响——基于GTAP模型的模拟》,《拉丁美洲研究》(AMI核心期刊),2019年第6期
l 周杰琦、梁文光、张莹、韩颖:《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与雾霾污染——理论分析与来自中国的经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AMI核心期刊),2019年第1期
l 潘家华、张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进程与角色转型:从防范“黑天鹅”灾害到迎战“灰犀牛”风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AMI权威期刊),2018年第10期
l 王谋、康文梅、刘君言、吕献红、张莹、罗栋燊:《我国可持续城市建设:经验、问题与展望》,《阅江学刊》(AMI扩展期刊),2018年第6期
l 张莹:《我国煤炭转型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环境保护》(AMI扩展期刊),2018年第2期
l 张莹:《厦门与欧洲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比较研究》,《城市》(AMI扩展期刊),2018年第1期
l 张莹:《气候变化问题经济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城市与环境研究》(AMI核心期刊),2017年第2期
l 张莹、陈迎、潘家华:《气候工程的经济评估和治理核心问题探讨》,《气候变化研究进展》(CSCD核心期刊),2016年第5期
l 周杰琦、韩颖、张莹:《自主研发、产业结构变迁与中国碳排放绩效》,《科技进步与对策》(AMI核心期刊),2016年第4期
l 周杰琦、韩颖、张莹:《外资进入、环境管制与中国碳排放效率:理论与经验证据》,《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AMI核心期刊),2016年第2期
l 陈梦玫、刘君言、张莹、张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对煤炭开采行业就业影响研究》,《经济师》(AMI扩展期刊),2015年第12期
l 周杰琦、韩颖、张莹:《外资进入对中国碳排放总量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AMI核心期刊),2015年第6期
l 张莹:《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带火绿色就业》,《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5年第4期
l 张莹、郑艳、张斌:《影响自然灾害的社会经济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自然灾害学报》(CSCD核心期刊),2014年第2期
l 潘家华、张莹:《直面城市生态灾难》,《中国经济报告》,2013年第7期
l 柯水发、李周、张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造林行动及绿色就业潜力测算》,《林业经济》(AMI核心期刊),2012年第7期
l 张莹、潘家华、潘丽娜、柯水发:《我国林业部门中绿色就业潜力实证分析》,《林业经济》(AMI核心期刊),2011年第7期
l 张莹、刘波:《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对策选择》,《开放导报》(AMI扩展期刊),2011年第5期
l 刘昌义、潘家华、张莹:《城市轨道投资的经济和就业影响——以北京市为例》,《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AMI扩展期刊),2011年第5期
l 柯水发、潘晨光、潘家华、郑艳、张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业发展的就业效应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AMI权威期刊),2011年第S1期
l 柯水发、李周、郑艳、张莹:《中国造林行动的就业效应分析》,《农业经济问题》(AMI核心期刊),2010年第3期
l 张莹、刘波:《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我国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AMI权威期刊),2009年第5期
l 张莹:《我国外汇储备积累成因及回归分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l 李雪松,张莹、陈光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需求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AMI权威期刊),2005年第11期
英文期刊
l Chen Hongbo, and Ying Zhang.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Future Trends of Global Climate Governance Pattern and China’s Responsive Measures." Chinese Journal of Urban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9.02(2021):2150008.
l He G, Lin J, Zhang Y, et al. "Enabling a rapid and just transition away from coal in China". One Earth, 2020,3(2):187-194.
l Zhang, Y., Kang, W., Wang, M., & Zhuang, L.(2019). "Carbon tariffs' impacts on China's economy and carbon emission: A study based on META-regression analysis". Chinese Journa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7(03),1950012.
l Zhang Ying, and Mou Wang. "Climate change actions and just transition." Chinese Journa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6.04(2018):1850024.
l Zhang Ying, and Bin Zhang. "Human Development Status and Regional Disparity i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2.02(2014):1450019.
l Zhang, Y. (2013). Book Review: "China National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3–Sustainable and Liveable Cities: Towa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1(01),1380003.
l ShuifaKe, Chenguang Pan, Jiahua Pan, Yan Zheng, Ying Zhang (2011), "The Multiplier eff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rest park tourism on employment creationin China", 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 pp136-144,Vol.48(3).
研究报告
l 李雪松、张莹:“第六章江西经济中长期发展态势”,载于《态势·战略·对策——以工业为主导的江西经济发展研究》(张国刚,刘治彦,朱肖里主编),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l Jiahua Pan, Haibing Ma and Ying Zhang (2011), "Green Economy and Green Jobs in China——Current Status and Potentials for 2020", World watch Institute.
l 刘波、张莹:《城市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的变化》,载于城市蓝皮书(2011)《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聚焦民生》(潘家华,魏后凯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出版。
l Jiahua Pan, Haibing Ma, Ying Zhang and Changyi Liu (2012), "China’s greene conomy andgreen jobs: current status and potentials for 2020", China’s Climate Change Policies(edited by Weiguang Wang and Guoguang Zheng), Routledge(UK).
l 潘家华、张莹:“第五章:气候变化议程”,载于《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张庆丰、克鲁克斯主编)(中英文双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出版。
l 刘治彦、李京文、李恩平、张莹:《专题报告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路径与格局研究》,载于《中国城市化战略选择政策研究》(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编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
l 张莹:“第3章中国城市的未来发展前景”,载于“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13”《可持续与宜居城市——迈向生态文明》(中英文双版)(潘家华、Luis Gomez-Echeverri、Goerild Huggelund主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出版。
l 张莹、高荣、巢清尘:《中国雾霾趋势分析及治理对策》,载于气候变化绿皮书(2013)《应对气候变化报告:焦低碳城镇化》(王伟光、郑国光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出版。
学术著作
l 张莹(副主编):《气候变化经济学导论(气候变化经济学系列教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
l Jiahua Pan and Ying Zhang (2013): Budgeting Carbon for Equity and Sustainability,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China) and Paths International Ltd(UK).
l 张莹(副主编):《碳预算——公平、可持续的国际气候制度构架》(潘家华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出版。
l 张莹(副主编):“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13”《可持续与宜居城市——迈向生态文明》(中英文双版)(潘家华、Luis Gomez-Echeverri、Goerild Huggelund主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出版。
其他文章
l 张莹:《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13〈可持续与宜居城市:迈向生态文明〉评析》,作为书评信息载于《城市与环境研究》,2013年第1期
l Zhang Ying(2013):Book Review: China National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3, Sustainable and Livable Cities: towa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Volume 1
翻译著作
l 张莹:《期权策略》,盖伊•科恩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社,2007年出版。
l 张莹、刘波:《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弗雷德里克.米什金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社,2009年出版。
l 刘昌义、张莹,周亚敏(译),潘家华、陈莹、张莹(校):《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科学认知的报告》(基础四国专家组著),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出版。
l 张莹:《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现实应用篇》,托马斯•索维尔,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