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介绍:
顾冬冬,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相对贫困治理的实现路径研究”(22&ZD059);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5年研究生科研创新支持计划“过渡期后农村低收入人口识别与分类帮扶——基于参与式贫富排序的一项探索性试验”
文献来源:经济学家,2025年第4期
摘要: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逐渐成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新引擎和重要驱动力量。从理论上讲,数字技术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主要得益于头雁效应、乘数效应、涓滴效应发挥,提高就业形态的创新与引领效率,促进就业岗位的扩容与升级,实现就业机会的扩散与普惠。数字技术主要通过就业机会增加、就业结构优化、就业环境改善、人岗匹配高效、劳动关系和谐五条作用机理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亟须缩小数字鸿沟,加快平台经济发展;加强数字技能培训,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就业服务生态;提高数字技术与就业融合度,提升政府数字化就业服务水平;规范平台企业用工行为,加大数字从业人员就业权益保护。
关键词:数字技术;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质量;就业赋能
正文
高质量充分就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特征[1],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经济健康发展与国家长治久安。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新愿景。党历来重视高质量充分就业问题,尤其是党的二十大以来,高质量充分就业多次出现在党的政策文件中。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做出了“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大部署,使高质量充分就业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2024年5月27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的主题就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2024年9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中提出“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应用,为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契机和条件。以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先进数字技术,构成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给人类社会就业带来巨大影响。数字技术带来终端设备的纵横互连、海量数据的丰富积累、算力算法的指数增长、机器计算能力的大幅提高、数据收集存储处理成本的大幅下降,正在突破时空限制,颠覆原有就业生态,重塑就业运行逻辑,使就业活动的生产要素与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革,在创造就业岗位与吸纳就业人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新增的158个新职业,有97个是数字就业,占比高达61.39%,预计2030年由数字技术催生的数字经济将带动4.49亿人就业。数字技术日益成为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驱动力,但是当前理论界对数字技术影响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学术界围绕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机制设计、实践路径、影响机制等进行了大量研究。数字技术发展迅猛,需要从理论高度对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机理进行准确把握,但是目前还存在理论支撑薄弱问题。对于数字技术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系和机制,一些学者从构建新型劳动关系、优化数字平台组织模式、探索新型社会保障覆盖模式、增强社会流动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另一些学者从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劳动者数字素养提升、破除就业壁垒、加强风险应对、优化数字经济就业创造与替代效应政策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虽然这些观点强调数字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高质量充分就业,但是对于数字技术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理论逻辑还缺乏系统研究。因此在新时期,需要进一步厘清数字技术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理论解释与作用机理,努力认清数字技术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内在规律,正确把握数字技术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深层逻辑,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数字技术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理论解释
数字技术以其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催生新产业和新业态,具有巨大的就业潜力和正向溢出作用,能够在就业领域释放出强大的头雁效应、乘数效应和涓滴效应,更好地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数字技术的头雁效应:数字技术通过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对劳动就业形态产生创新引领作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二)数字技术的乘数效应:数字技术通过与传统产业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就业扩容提质提供新动能——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三)数字技术的涓滴效应:数字技术通过零工经济与平台经济,催生大量就业岗位,使就业机会扩大到更多低收入人群——数字技术催生零工经济、平台经济
二、数字技术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作用机理
数字技术的培育和发展,已显示出在就业提质扩容方面的强大推动作用,一方面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催生新职业;另一方面显著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与生活品质。数字技术通过促进就业机会增加、就业结构优化、就业环境改善、人岗匹配高效、劳动关系和谐等机理,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数字技术促进就业机会增加,是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新引擎——变革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二)数字技术促进就业结构优化,是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润滑油——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创新创业、推动绿色就业
(三)数字技术促进就业环境改善,是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催化剂——硬件环境改善、软件环境改善
(四)数字技术促进人岗匹配高效,是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加速器——提高人岗匹配效率、提升劳动力市场运作效率、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量
(五)数字技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是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稳定器——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效能、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三、数字技术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突出问题
数字技术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数字鸿沟差异较大,劳动力供需不匹配;数字技术存在替代效应,结构性失业与技术性失业增加;数字生态建设不完善,就业信息筛选困难;数字技术与就业融合难,政府数字化就业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数字平台企业用工不规范,数字从业人员权益缺失等方面。
(一)数字鸿沟差异较大,劳动力供需不匹配——数字鸿沟加大、劳动力供需结构不匹配
(二)数字技术存在替代效应,结构性失业和技术性失业增加——结构性失业增加、技术性失业增加
(三)数字生态建设不完善,就业信息筛选困难——数字生态建设不健全、数据量大导致就业信息筛选困难
(四)数字技术与就业融合难,政府数字化就业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数字技术与就业服务流程和业务场景融合难、政府数字化就业服务水平不高
(五)数字平台企业用工不规范,数字从业人员权益保障缺失——数字平台企业用工不规范、数字从业人员权益保障缺失
四、数字技术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路径选择
数字技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基本经验与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策。迈向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新征程,面对就业领域的深刻调整和变化,需要进一步缩小数字鸿沟,加快平台经济发展,提高数字技术就业带动力;加强数字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数字素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化就业服务生态,提高就业信息处理效率;提高数字技术与就业融合度,提升政府数字化就业服务水平,健全数字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规范平台企业用工行为,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数字从业人员就业权益保护力度。
(一)缩小数字鸿沟,加快平台经济发展,提高数字技术就业带动力——缩小数字鸿沟、加快平台经济发展
(二)加强数字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数字素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强数字技能培训、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三)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就业服务生态,提高就业信息处理效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化就业服务生态
(四)提高数字技术与就业融合度,提升政府数字化就业服务水平,健全数字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数字技术与就业的融合水平、提升政府的数字化就业服务水平,健全数字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五)规范平台企业用工行为,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数字从业人员就业权益保护力度——规范平台企业用工行为、加强对数字从业人员的就业权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