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红褔、钟道诚、范子杰:中国产业链风险敞口的测度、结构及国际比较--基于生产链长度视角

时间:2024-04-16 点击数:

  作者:

  倪红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钟道诚(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范子杰(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文章刊发:

  《管理世界》2024年第4期

  

  摘要: 保障产业链安全运行一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注重点,也是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然而,跟踪产业链风险的测度指标相对缺乏,且存在概念混淆。鉴于此,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生产长度视角,并结合国家间双边关系、不可替代程度等因素,提出了全球产业链风险敞口、风险收益比新概念和新测度方法,并进行了实证测算。研究发现:(1)总体上,不同方法测算得到的中国整体产业链需求端和供给端风险敞口都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不考虑国家间双边关系、生产环节的不可替代性等因素,或使用传统 GVC参与度方法都会低估中国产业链风险敞口。(2)不同行业和不同技术水平产业的风险敞口存在显著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制造业、服务业、农业,高技术制造业近1/3的生产长度暴露在国外,产业链受到外部冲击而断裂的风险较大。(3)中国产业链需求端风险敞口处于中游水平,高于美国,但低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所面临的风险大于收益,而世界其他国家在中国的收益大于风险。(4)各国家部门产业链风险敞口总体上具有一定监测预警作用,即某一国家部门风险敞口越大,在不利冲击下(如疫情)其贸易量下降的幅度可能就越大。

  关键词: 全球产业链 风险敞口 脆弱性 产业链韧性 生产长度

  

  全文下载方式:

  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公众号,回复「yjxs1」,即可获得全文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