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讲堂第23讲成功举办 | 王孝松教授: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从联立方程到结构模型

时间:2023-06-14 点击数:

2023612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卓越讲堂”第二十三讲专题讲座成功举办。本次讲座在良乡校区教学楼221教室开展,并同时开启了线上会议平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王孝松教授作为主讲人,以《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从联立方程到结构模型》为题目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朱丹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朱丹副教授首先对王孝松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介绍了王教授在国际贸易理论、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等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并对王教授为此次讲座的精心准备表达感谢,希望同学们认真聆听讲座,跟随王教授的步伐对当前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讲座中,王教授首先指出在现实中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实行纯自由贸易政策,纯贸易理论存在着一定缺陷,传统的公式中只包含了经济因素而没有涵盖政治因素。如果加入了政治因素,结果将会变得更加丰富。王教授认为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正是突破了传统贸易理论框架,明确地考虑政策制定的政治背景,通过将贸易政策“内生”来更好地刻画经济现实。

接着,王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新政治经济学的概念以及公共选择理论。新政治经济学是一种应用于分析政治行为和制度的经济学方法体系。作为其中的核心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指把人类的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作为统一的研究对象,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以理性经济人为基本假定和前提,运用微观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解释个人偏好与政府公共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作为投票者的消费者如何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决定表达意愿。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也就是将公共选择的分析范式嵌入传统的贸易理论,从政策决策过程的视角来探究贸易干预的水平、结构、形式和变化。

最后,王教授通过讲解1994年发表在AER上的文章“Protection for Sale”以及2014年的“Trade Wars and Trade Talks with Data”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的经典模型和前沿进展,特别是介绍了结构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讲座过程中,王教授基于自身深厚的学术功底,将复杂晦涩的理论模型生动地向同学们娓娓道来,同时还可以结合现实进行分析,使同学们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会后,朱丹副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她指出,王孝松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逻辑清晰,开阔了同学们的研究视野,拓展了同学们对贸易政策与政治经济学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并再次对王教授精彩的讲座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向王教授请教。


供稿 | 应用经济学院研究生会

图文 | 何浩钦、朱佳欣

审核 | 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