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经济学院师生发表的部分论文概览(2024年5-6月)

时间:2024-09-29 点击数:

 

20245-6月,我院师生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顶级、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部分论文概览如下:

 

线上排他行为、阶段性特征与数字平台治理:三方动态博弈分析

蔡跃洲1,2,3,王麒植4,钟洲2,3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3.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大数据与政策评估实验室4.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科学治理数字平台的线上排他行为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国内外既有理论研究与现实案例更习惯于对相关行为进行“对”“错”判断,本文尝试提出第三条路径,即根据数字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个案具体情况,相机选择适宜的规制立场和监管措施。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三方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表明:线上排他行为既可能产生限制线上竞争的“选择限制效应”,也可能产生促进线上线下竞争的“投资保护效应”。在线上经济发展初期,投资“搭便车”问题的存在往往会使得投资保护效应带来的积极影响超过选择限制效应的消极影响,因而线上排他行为更可能提升社会福利。随着线上经济不断走向成熟,投资“搭便车”不再是主要矛盾,线上排他行为对线上竞争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进而降低社会福利。阿里巴巴“双十一”购物节及“二选一”行为对电商发展产生的影响较好地印证了上述机制。本文认为,数字平台治理应根据其发展阶段相机行事,在用户培育期审慎包容线上排他行为以期实现与限期专利保护类似的积极效果,而在平稳成熟期则强化线上排他行为的反垄断规制以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线上线下竞争;排他行为;阶段性特征;数字平台;平台治理;

原文载《经济研究》2024年第5期。

 

 

新时期反贫困研究新进展——“反贫困理论创新”国际研讨会综述

檀学文1,2,东梅3,欧阳鑫2,佘德劲3

1.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3.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减贫成效显著,但各地区减贫进展差距较大。与此同时,面向联合国2030年消除全球极端贫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反贫困理论研究仍显滞后。为推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反贫困理论创新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和宁夏大学主办,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部发展研究院)和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承办的“反贫困理论创新”国际研讨会于2023816-19日在宁夏银川举行。

关键词:环境规制;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清洁生产标准实施

原文载《中国农村经济》2024年第6期。

 

 

以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为中心推动新区域协调发展——新发展阶段和十五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思路

杨开忠1,2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生态文明研究所)

 

摘要: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前沿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相结合,从生产力范式变革高度,对新质生产力进行学理阐释。其一,揭示人类已进入绿智综合生产力范式爆发阶段、新质生产力即绿智综合生产力范式的生产力,指出基于可再生新能源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电动交通技术的动态结合且以数据、算力、算法为关键生产要素,以循环流动为物质代谢关键特征的绿智综合生产力范式,是生态文明的生产力范式;其二,揭示绿智综合生产力范式的最佳生产力布局模式四项特征,即物的智能化再生产与人的再生产空间共聚程度倒“U”型变化、高品质地方成为创新—生活一体化的新质创新综合体、韧性网状网络模式和物质代谢区位指向变化,指出把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放在新区域协调发展中心位置是绿智综合生产力范式变革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三,系统揭示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的战略途径,提出以畅通空间对流为关键推进新质生产力空间一体化的道路以及基于“4D”塑造新质空间一体化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绿智综合生产力范式;区域协调发展;新质空间一体化;

原文载《区域经济评论》2024年第3期。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化大农业发展

魏后凯1,2,吴广昊2

1.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摘要:现代化大农业是以系统、全局的大农业观为指导,对传统小农经济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先进农业发展模式,具有多维生产空间、多种农业功能和多元实践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以现代化大产业为核心架构,以绿色高效为根本属性,以强带动能力为突出作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途径。新质生产力对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明确了着力点,提供了内在支撑,开辟了新起点、新机遇和新路径。实践中,新质生产力能够有效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及功能,弥合农业科技短板,推动农业形成大产业格局,促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由此引领、支撑并推动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需要加快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化大农业产业体系,强化与之相配套的现代化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与之相协调的体制机制适应性变革。

关键词:现代化大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原文载《改革》2024年第5期。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优势潜能与取向选择

陈星星1,2,3,田贻萱2

1.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3.中国数量经济学会)

 

摘要:大力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既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又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由之路。未来35年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形成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相匹配的发展规模,抢占产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引领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呈现在全球范围拥有巨大市场和增长潜力、逐步形成外贸竞争新优势、拉动商品出口结构持续优化等态势,但也面临产业链起点不平衡冲击新能源资本市场秩序、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进程亟待提高、贸易保护政策等竞争形势加剧发展不确定性等问题。培育新能源产业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任务在于优化新能源产业领域资源配置,构建优势互补的多元能源体系,优化新能源产业链整体部署,加快形成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格局,巩固提高新能源产业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新发展理念;

原文载《改革》2024年第5期。

 

 

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温差”:现象、成因与对策

倪红福1,2,冀承3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3.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主要从国民经济核算视角深入探究了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之间“温差”的现象、成因及对策。宏微观不一致的典型现象包括宏观经济中高速增长与微观企业盈利水平普遍下降存在不同步性、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与实际获得感较低具有显著差异、总体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与青年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产生明显背离。“温差”形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加总偏差、对宏观数据的认识存在个体感受的“幻觉”和信息偏差、收入分配不均和居民资产负债表受损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加强宏微观核算数据的整合、改进数据采集与统计方式,提振微观主体预期和信心、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四个方面提出了弥合“温差”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宏观数据;微观感受;温差;国民经济核算;

原文载《经济学家》2024年第5期。

 

 

碳排放权交易对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邓又一1,董康银1,孙倩2,3,薛进军3,4,5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碳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4.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

 

摘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是当前中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但以实现碳减排为导向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简称“碳排放权交易”)不仅会影响区域碳排放水平,也会加速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差异变化产生影响。为此,探讨碳排放权交易对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对缩小地区差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092020年中国402个地级市(区)的统计数据,该研究系统测算了中国区域内(省份内)和区域间(省份间)经济发展差异,并运用双重差分(DID)模型实证探讨了碳排放权交易对区域内和区域间发展差异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此外,进一步从地理位置差异和地区产业类型差异两方面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中国区域发展差异正在缩小,区域内发展差异是引起整体区域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从各区域来看,西部地区区域内发展差异明显,而北京、上海等地的高速发展使其与其他地区保持较大的区域间发展差异。(2)碳排放权交易能够缓解区域内和区域间发展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该过程存在传导效应,即其会先影响区域内发展差异,随后影响区域间发展差异。(3)机制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主要通过降低工业产业集聚水平、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促进绿色金融发展以及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对区域内和区域间发展差异产生影响。其中,仅工业产业集聚水平的下降可同时缓解区域内和区域间发展差异。该研究揭示了碳排放权交易与区域发展差异的联系及影响机制,为中国优化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扩展区域协调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区域内发展差异;区域间发展差异;双重差分模型;

原文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4年第3期。

 

 

地缘政治与战略资源产业链重构——以关键稀土矿产和材料为例

杨丹辉1,2,高风平3,4,5,刘思艺6,弓宇峰3,4,5

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3.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4.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产业信息化与产业创新研究中心 5.轻稀土资源绿色提取与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科技大学)6.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

 

摘要:大国清洁能源转型尤其是快速扩张的电动汽车、风电等产业刺激了稀土等战略资源需求,稀土产业链成为中美地缘政治竞争的焦点领域。该研究基于法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从全球治理的经典范式出发,考察美国力推全球稀土产业链重构的深层动因及地缘政治影响,在美国地缘战略“产业链控制”与“联盟制华”两大特征下,揭示中美稀土产业链脱钩与全球“双链”格局、美国“三大法案”与清洁能源产业体系主导权、中美大国博弈与日本产业安全等重要政治经济关系之间的底层逻辑和战略呼应。研究发现:(1)在产业链控制方面,下游企业开展技术“去稀土化”与美西方“去中国化”的产业链布局导向相互加持,共同推动形成全球战略资源“双链”格局;(2)在与盟国联合制华方面,美国要求日本等盟国分担与中国地缘竞争的“缔盟”责任,而日本出于自身利益高度介入全球稀土产业链重构,由高度依赖中国稀土进口转向深度参与美国主导的全球稀土产业链;(3)美国出台“三大法案”是其一贯以国内法塑造地缘关系又一力证,背后的深层动机在于通过重塑战略资源产业链,掌控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主导权。为应对日益升级的战略资源大国博弈,要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方面利用好产业链中前端的资源和产能优势,创新引领战略资源产业链自主延展;另一方面强化战略布局,整合全球关键矿产资源,丰富反制手段,不断增强稀土等重点产业链韧性,提升国家战略资源安全保障水平。

关键词:清洁能源;稀土;战略资源;产业链重构;地缘政治竞争;

原文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4年第5期。

 

 

劳动收入风险测算及其收入分配效应研究——来自机器学习的实证发现

徐超1,张晨1,万相昱2,马文静3

1.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 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以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复原劳动者的收入分布,分别使用方差风险刻画收入整体波动性,用偏度风险描述收入增长空间以及峰度风险评估极端收入可能性。研究发现,第一,流动人口承受的劳动收入风险具有显著的时变规律,在人口属性和工作特征维度的分布差距明显。第二,风险是决定工资收入的重要因素,风险补偿在不同时期、不同收入群体和不同风险类别上展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第三,风险产生了显著的收入分配效应,总体上拉大了收入差距。方差和偏度风险放大了收入差距,而峰度风险则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研究结论对于及时化解极端收入风险,稳定收入预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劳动收入风险;分位数回归森林;风险补偿;收入不平等;

原文载《统计研究》2024年第6期。

 

 

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分析——基于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孙铭雨1,刘基伟2,李群3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2.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中国生态智库 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协同推进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选取20112021年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并测算各地区耦合协调度的莫兰指数。研究发现:全国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指数总体呈大幅上升趋势,2021年分别达到0.8400.809,较2011年分别上涨715.5%235.7%。耦合协调度仅在2011年表现为轻度协调,2021年达到优质协调,说明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之间不是“零和博弈”,必须协同推进、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各地区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存在异质性,失调成因存在显著差异,广东省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起到带头作用,黑龙江省等8个省份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对传统化石能源依赖程度较高,产业转型压力较大。地区间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周边地区存在显著正向相关关系,表现出“辐射”效应,北京等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周边地区存在负相关,出现“虹吸”效应,这导致京津冀区域耦合协调度差距拉大。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提出坚定绿色发展道路,强化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顶层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抢抓机会,转化“虹吸”效应为“辐射”效应、攻关能源技术,助力重化工业地区加速能源体系转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转型;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综合评价;莫兰指数;

原文载《中国流通经济》2024年第6期。

 

 

财政纵向失衡、地方政府横向竞争与城市创业活跃度

徐海东1,黄徐亮2,郭靖3

1.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3.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全球特大型城市治理研究院)

 

摘要:基于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纵向失衡、地方政府横向竞争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会显著抑制城市创业活跃度提升,地方政府横向竞争及其与财政纵向失衡的交互作用会显著促进城市创业活跃度提升;资本要素集聚、市场区域、公共服务是主要作用路径;促进效应和抑制效应的共同作用最终使实际创业活跃度高于前沿水平4.503%,且从时间趋势上看净效应仍有增长空间;财政纵向失衡和地方政府横向竞争的正向影响效应在东部区域、一二线城市相对较大。研究结论对进一步理顺省以下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财政纵向失衡;地方政府竞争;创业活跃度;资本要素集聚;市场区域;公共服务;双边效应;

原文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

 

 

制造业科技自主创新的微观机制考察——河钢集团案例

梁泳梅1,2

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摘要:以河钢集团为例,通过对企业具体实践的详细考察,总结企业推动科技创新的微观机制,可以为有效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在钢铁行业供求失衡矛盾凸显的形势下,河钢集团逐步压减传统钢铁产品产能,培育以自主创新为基础的竞争优势,主动寻求经营理念变革、管理模式创新、产品结构转型与生产技术升级,走出一条钢铁企业的创新发展道路。基于河钢集团的案例考察可以发现,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企业而言,科技创新既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支持政策,也不能仅是局限于产品与技术创新,而是需要从经营理念到管理模式,再到产品与技术,进行全方位变革。

关键词:河钢集团;经营理念变革;管理模式创新;产品结构转型;生产技术升级;

原文载《当代经济管理》2024年第8期。

 

 

中国科技攻关组织方式:历史演进、逻辑解构与政策建议

刘戒骄1,刘冰冰2,王旭烨1

1.江西服装学院商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摘要:组织方式及其形成的动员能力是影响科技攻关水平和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作为追赶型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组织实施了众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攻关组织方式。这些方式可具体划分为三种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点的基本模式:19491977年的中央集中组织和任务导向型科技攻关组织方式,19782011年的政府主导和市场参与的项目制科技攻关组织方式,以及2012年以来市场导向与新型举国体制相结合的科技攻关组织方式。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主要任务,是科技攻关组织方式变革的需求端因素,它们决定了科技攻关的目标与方式。技术复杂程度和需求特征则是科技攻关组织方式变化的内在条件,它们决定了技术创新的路径和创新组织的模式。国际环境和竞争格局也是影响国家科技攻关组织方式演变和选择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和分析中国科技攻关的组织方式及其演进过程,有助于我们明确科技创新政策的目标方向、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推进科学界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合作,从而更好地发挥组织在科技攻关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技攻关组织方式;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科技创新政策;

原文载《经济纵横》2024年第5期。

 

 

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脉络、日本经验与中国挑战

张明1,2,刘展廷2

1.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摘要: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认为,当资产价格暴跌导致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恶化时,后者会转而追求负债最小化,从而导致经济陷入持久衰退。美国和日本都曾发生过资产负债表衰退,防范中国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是经济金融体系平稳运行并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将厘清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理论脉络、梳理学界关于资产负债表衰退的争论、归纳学界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并对中国防范资产负债表衰退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衰退;日本经验;中国挑战;政策建议;

原文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4年第3期。

 

 

迈向高收入组别与社会结构转型

闫坤1,2,唐丹彤3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也在增加。我国正处于向高收入经济体迈进的关键阶段,文章以1996年至2019年全球18个成功迈入高收入组别的典型经济体为研究样本,结合我国当前内外部环境变化,实证检验了人口质量、收入分配结构以及城市化发展水平对人均国民总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释放人口质量红利和提高收入分配均衡程度,将推动人均国民总收入增长;城市化发展水平整体上与人均国民总收入呈倒U型关系。文章为支持我国的社会结构转型、推动国民收入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人口质量红利;收入分配结构;城市化进程;社会结构转型;

原文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4年第3期。

 

 

碳中和目标下全球清洁能源消纳的风险识别与规避路径研究

廖茂林1,2,肖建宇1,杨姝影3,张智勇4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3.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4.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摘要: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是二十一世纪的全球目标,在碳中和目标约束下,清洁能源消纳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聚焦不同类别的清洁能源消纳风险,对此进行识别并讨论其风险规避路径。通过深入分析极端天气风险、资源分布的均衡性、消纳技术的特点与应用、政策不确定性、市场及投资环境等情况,发现清洁能源消纳面临多维度、强交叉性风险。鉴于此,提出一套针对性的综合策略,从而促进清洁能源的稳健发展并加速其全球化消纳,包括强化国际合作、选择消纳技术演进路径、加强跨区域政策及监管,构建灵活高效的能源市场等。通过这些策略,旨在为实现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与可持续消纳提供实用路径,进而支持全球碳中和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清洁能源消纳;风险识别;风险规避路径;全球合作方案;

原文载《企业经济》2024年第5期。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区域协同路径——基于新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技术供需互动机制视角

孙博文 杨霄斐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摘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双重外部性”属性以及区域分布上供需明显背离的特征,使得协同创新成为促进区域关键技术创新与协同实现“双碳”目标的必要途径。本文基于新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创新价值链循环理论视角,构建了一个包含技术供给溢出效应、技术需求牵引效应以及技术合作网络成本效应在内的区域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框架。基于自主构建的20062020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绿色技术合作网络数据库,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区域协同研究发现,中国区域协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合作广度不断拓展,但合作强度有待加强。从影响因素看,城市绿色创新能力和绿色技术转移都显著促进区域协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高铁开通、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协同创新促进作用,但城市网络地位对协同创新的作用体现在局部影响力上,全局影响力不足。城市绿色创新能力与城市绿色技术转移对拓展边际与集约边际促进作用均显著,且技术合作网络成本效应的发挥以提升拓展边际为主,集约边际改善总体不足。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后,结论总体稳健,但各类效应变量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区域协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区域协同;新熊彼特创新理论;

原文载《环境经济研究》2024年第2期。

 

 

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核心任务、突出问题与关键举措

李莹1,2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首先,梳理中国城乡关系的走向以及“三农”工作总抓手的转变,总结归纳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其次,针对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完成“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三大核心任务。再次,研究发现:中国正面临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态环境短板挑战较大、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不畅、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程度不高、城乡收入失衡局面尚待扭转以及县域经济综合承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最后,从加速农业现代化转型、加强乡村治理、打破城乡制度性约束、加大农村公共资源投入力度、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协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原文载《河南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

 

 

 

双重异质性下物流产业集聚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

王锦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摘要:推动物流产业集聚,必须兼顾环境治理,这是实现物流产业高质量转型的关键,其中环境政策与技术升级无疑是重要影响因素。为实现物流产业集聚区内产业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本文实证分析双重异质性下物流产业集聚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在固定命令型环境政策视角下,广义层面、环境类、能源类技术升级均有利于生态环境污染控制,物流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污染呈正U形关系;而资本类技术升级与之相反,物流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污染存在倒U形关系。在固定市场刺激性环境政策视角下,各类技术升级均有利于生态环境污染控制。环境与能源类技术升级使得物流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污染呈正U形关系,广义层面与资本类技术升级条件下,物流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污染呈倒U形关系。在固定非强制性环境政策视角下,广义层面技术升级加剧生态环境污染,另三种技术升级有利于控制生态环境污染,同时物流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污染呈倒U形关系。

关键词:环境政策;技术升级;物流产业集聚;生态环境污染;

原文载《商业经济研究》2024年第9期。

 

 

双循环视角下数字物流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冯文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分别对我国数字物流全要素生产率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测度评价,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两系统间耦合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研究期内我国数字物流全要素生产率呈整体上升趋势,且该指数主要受益于技术进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省域多集中于东部地区。数字物流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呈先上升再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实现了初级协调的演变,中部地区从濒临失调到基本协调演变,西部地区从轻度失调向濒临失调阶段转变。从影响因素来看,产业结构水平、科技创新投入、对外开放水平及城镇化水平对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正向作用。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数字物流;全要素生产率;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Tobit

原文载《商业经济研究》2024年第9期。

 

 

流通业数智化、供应链韧性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曦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摘要:通过建立强大的供应链网络,流通业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信息和趋势,及时调整战略,增强流通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12-202130个省份面板数据,使用基准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研究流通业数智化、供应链韧性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结果显示:流通业数智化显著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供应链韧性在流通业数智化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当加强区域数智化的合作与共建,推动流通、物流、产业链各方利益共同协调发展,打造区域经济共建共享模式,推进区域产业协作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流通业;数智化;供应链韧性;区域经济;经济高质量发展;

原文载《商业经济研究》2024年第12期。

 

 

数字基础设施与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创新导向——基于知识宽度与融资约束的分析

牟彬1,黄浩2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A股上市商贸流通企业样本数据,系统探索了数字基础设施对其数字创新导向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与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创新导向的广度和强度显著正相关。在通过工具变量法和若干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保持不变。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主要通过提高知识宽度和缓解融资约束两个渠道来提高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创新导向。本文丰富了数字基础设施与数字创新导向的研究内容,为业界如何借助数字基础设施推进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进程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创新导向;商贸流通企业;

原文载《商业经济研究》2024年第9期。

 

 

最低工资如何影响企业污染物排放

万威1,刘延杰2,王思力3

(1.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3.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现有对最低工资影响的研究主要关注其经济影响,忽视了其社会影响。本文分析了最低工资对企业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最低工资显著降低了企业二氧化硫的排放。机制分析显示,提高最低工资并没有减少企业总产值,也没有使企业因劳动力成本竞争劣势而忽视环境治理,而是促使企业用设备代替劳动力从而使工业煤炭使用减少。这表明最低工资主要通过改变要素投入结构从源头上减少了企业二氧化硫的排放。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更全面地理解最低工资的影响,对最低工资的制定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最低工资;二氧化硫;要素投入结构;企业污染物排放;

原文载《产业经济评论》2024年第3期。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牵引改革系统集成

倪红福1,2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摘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对外开放领域和层次不断拓宽和深化,稳步推动制度型开放,积极拓展贸易伙伴,区域开放合作进一步加强。高水平对外开放牵引改革系统集成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得到了生动体现,成为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生动实践。当前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还面临不少挑战,应以制度型开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拓展开放领域,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从而增强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系统集成;

原文载《人民论坛》2024年第10期。

 

 

以全面深化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杨丹辉1,2

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摘要:进入新发展阶段,制约生产力水平提升的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凸显。针对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要坚持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直面改革“深水区”的挑战,科技创新与全面深化改革协同并举,着力打通体制机制的约束和障碍,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塑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从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有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生产关系;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

原文载《人民论坛》2024年第10期。

 

 

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成就与布局

周民良1,2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2.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全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有突出地位。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014年以来,京津冀作为全国重要动力源、北方重要增长中心、区域关键发展枢纽、产业转化重要平台,科学谋划,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为推动京津冀地区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议设立北京国家级补短板技术创新示范区,并不断做强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要素、强化协同平台、优化创新机制。

关键词:京津冀;北京国家级补短板技术创新示范区;制造业;创新驱动;

原文载《人民论坛》2024年第11期。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理论基础、案例分析与政策对比

张明1,2 ,路先锋3 ,王喆4,2 ,陈胤默5,2

(1.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2.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4.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5.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

 

摘要:为解决重大项目融资问题,中国政府于2022年创新性地提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自该工具提出以来,学界和政策研究部门对其理论基础和实施效果尚未达成共识。为此,本文梳理了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相关理论及实施现状,研究发现:从政策定性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在理论上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处于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的结合点,受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支持,依托三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从政策效果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杠杆效应明显,其与地方政府专项债、结构性货币政策产生综合效应,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市场化程度低、政策不协调和隐性债务风险高等问题。从政策对比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与地方政府专项债相辅相成,均是地方政府重大项目融资的主要来源,但在偿债主体、收益来源、偿债风险、资金流向、资金撬动倍数和政策协调等六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基于理论探讨及案例分析,本文从保证政策连续、强化政策协调、设计灵活工具、坚持市场导向和防止明股实债等六方面,提出优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开发性金融;地方政府专项债;

原文载《学术研究》2024年第5期。

 

 

“去工业化”的类型、成因与中国应对

年猛1,2,李敏行3

1.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摘要:

当前,中国正处于由工业化中后期向高质量工业化后期艰难转型阶段,但已经出现了“过早去工业化”现象,引发广大学者对中国是否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和政治安全是否会受其负面影响的担忧。在界定“去工业化”类型及其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制造业是创新之源、强国之基、国民经济健康的压舱石,不可盲目追求产业结构服务化,应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空间布局、与先进服务业融合发展等举措促进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关键词:典型去工业化;过早去工业化;再工业化;

原文载《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

 

 

大国博弈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建议

郑世林1,2,黄晴3,陈劲祥3

1.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黑龙江等地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概念,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基于新质生产力内涵,本文分析了技术领先国家美国新产业领域发展经验,美国不仅通过布局和大规模研发补贴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还通过“放慢中国”,以赢得大国博弈先机和未来。此外,中国在基础研究投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辟新领域以及自由探索上还存在较大不足,应尽快出台《新质生产力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产业政策资源配置更多转向科技创新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技术范式颠覆能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壮大新产业,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产业基础。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关键核心技术;高质量发展;

原文载《学习与探索》2024年第6期。

 

 

数字经济时代的中国产业政策

江飞涛1,赵雪2,贺鑫源

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各国之间竞争的制高点。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数字经济领域的系列产业政策,将其分为重点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信息产业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和强化升级数字经济领域的战略部署三个阶段。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时代,中国产业政策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功能型产业政策在整体产业政策体系中的分量与重要性日趋增加;二是相关制度建设成为数字经济领域产业政策体系的重要构成;三是重视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四是高度重视数字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五是促进数字技术在各领域的渗透、融合与发展。因此,高度重视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是当前强化功能型产业政策应用的重中之重,未来中国需加大对数字经济相应基础科学、关键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应用扩散的支持力度,打通开放创新和自主创新之间的关键桥梁,从而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业政策;信息化战略;数字化产业;产业转型升级;

文载《学习与探索》2024年第6期。

 

 

美国监管改革方案及其资本计量

郑联盛1,朱佳晨2

1.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摘要:202335月,美欧银行业发生了重大的金融风险,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瑞士信贷银行,美国硅谷银行、第一共和银行等中型银行和签名银行、银门银行等中小银行破产。这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发生的最重大风险事件。美联储联合国内监管机构、国际同行对银行业风险进行了积极应对,采用流动性注入、存款全额保障、非常规行政措施等方式,有效缓释了金融风险。

原文载《中国金融》2024年第12期。

 

 

数据资产定价与“数据要素×金融服务”行动

尹振涛1,魏冕2

1.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摘要:数据资产的定价机制是数据资产治理的重要内容,公允、合理的数据资产定价能够加速数据流通、释放数据价值,进而推动金融服务转型升级。本文先分析了数据资产定价存在的难点、数据资产定价方法的新旧迭代,接着指出数据资产定价对金融行业的实际影响,最后针对进一步发展数据资产提出建议。

原文载于《清华金融评论》202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