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FAE学生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FAE学生动态 -> 正文

课程回顾 | 山河春醒,三月书香

作者:来源: 阅读次数:日期:2024-03-30

undefined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

春风十里,正好读书。




2024年3月16-17日,2023级经济分析与战略决策&金融学专业高级课程班的同学们重归社科小院,聆听金玉之言,汲取智慧养分。

两天课程紧凑且充实,伍戈、高占军、李雪松三位老师,分别主讲了以《中国宏观经济的政策逻辑》、《资产负债表修复:为何重要?如何修复?》、《以“三重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高端前沿课程与讲座。


《中国宏观经济的政策逻辑》


伍戈



    课堂上,伍戈老师以“预期转弱”为引子,娓娓道来,逐层抽丝剥茧:地产、基建、化债、居民资产、节俭悖论、消费信心、利率倒挂、FDI、出口、外汇、新质生产力,区间调控与年度调控,政策定力与发力,中国情形、经验与日美的不同应对,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地产抵押品价值与整体信贷,描绘了当下中国经济图景与政策逻辑。

伍戈老师从地产讲起,如果一味降价,是否有利于均衡;公共资金介入的可能性,日本和美国的不同国运。谈到短期经济,认为短期也没那么悲观;如果地产问题长期化,可能会引致价格持续下行。最后谈到新旧动能的理解,如果不把握好尺度,很可能在传统部门调整过快的情况下,高端动能没法来满足、匹配需求,造成产能过剩,则不得不向海外输出。以日本作为参照系,日本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老龄化也加速,当年和美国贸易也摩擦了。以史为镜,以此来预期我们的经济。

    畅享中国经济的光明之路:比较优势的动态迁移、人力资本/技术的综合要素禀赋,新旧动能的喜新不厌旧,供给端输血与需求端造血,政策实施的激励相容。短期悲观前行,长期坚信光明:不悲观、不乐观、只客观;不多头、不空头、谦卑心;相关决策、政策遵循普世人性、合乎人心,建立在经济运行规律、危机处理基本规律上,避免其他国家所走的弯路。

undefined

    课堂上,同学们结合所行所思所感,提出了直击现实、或尖锐、或困惑的许多问题,伍戈老师也直击灵魂、敞开脑洞、不吝解答。思维激荡的互动交流中,探寻经济、金融、政策的规律,感受底层逻辑、顶层洞见。

   感谢伍戈老师,带给我们一场关于中国经济政策的深度解读,融合了实体经济,贯穿了很多货币、信贷、汇率的问题,深入浅出、通达晓畅。同学们意犹未尽,有很多共鸣启发,面对层出不穷的现实问题,我们且行且探寻。



《资产负债表修复:


为何重要?如何修复?》


高占军


    高占军老师首先回顾了从1994年社科院读博起,1997年中信证券工作后的二十年;2017年到2021年在哈佛大学访学4年归来,再到长江证券,期间陆续发表多篇文章对“中国金融变迁20年”的深刻体察,切身感同身受中国金融行业风云激荡的20多年:亦如当年远观亚洲金融危机、香港汇率保卫战期间中央监管当局两边作战,亦如两会闭门会亲历专题研讨及作有关资产负债表的发言。

    高占军老师从后疫情时代最突出的经济现象:居民、企业和政府的“资产负债表”讲起,讲到辜朝明“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及著作《宏观经济学的圣杯:来自日本大衰退的经验教训》。何谓圣杯?伯南克(1995):对美国30年代大萧条的解释;尚未找到任何途径染指这座圣杯。凯恩斯言“令人着魔的智慧挑战”。

    资产负债表衰退主要内容:负债最小化-个体与群体;合成谬误;总需求负向缺口=家庭部门净储蓄+企业部门净还债额。资产负债表衰退较传统经济衰退更严重(周期长;货币政策无效-凯恩斯“流动性陷阱”的微观基础);经济周期分阴、阳两个阶段(一个完整循环可能数十年)。高占军老师分析了日本大萧条旷日持久之因,与美国1929-33年大危机的对比,对如何走出资产负债表衰退,认为财政政策最重要(并非货币供给)。



    资产负债表衰退之辩。高占军老师列举了殷剑峰教授(为什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带不去总需求,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带不来通胀)、许小年教授(不应忽略作为信贷供给方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要超越资产负债表),张晓晶教授(中国没发生资产负债表衰退的三个铁证)对资产负债表衰退之辩进行了多个维度的解读资产负债表受损的影响。伯南克(1983) 金融加速器效应:衰退期间,资产价格下跌损害银行判断企业资产负债表状况的能力,使银行不愿放贷,加剧经济困境;将焦点集中在放贷方而非借贷方身上;现金流与抵押物。高占军老师对修复资产负债表给出了建议:一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降低债务成本。降准;降息,MLF和LPR利率也可再降。二是投资;发放现金与消费券。三是稳定房地产市场和激活资本市场。并援引白重恩的三个建议:

1、地方债与中央政府特别国债;

2、中央政府出资,将三年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

3、民营企业的理论科学化,国企民企平等对待。

    此外,高占军老师还分享了“中国居民财富:总量与结构”;“财富管理的变局与破局:中国的挑战;风险规避型社会的特殊要求”。

    最后以半杯水的启示(积极VS消极的眼光),在黑暗处发现亮光结尾,使同学们对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开阔了金融宏观视野,提升了经济运行认知。


《以“三重升级”推动经济


高质量发展》


李雪松




    李雪松老师从当前经济形势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讲起,认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尽管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仍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依然坚实:

1、新一轮科技革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机遇;

2、深厚产业基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3、超大规模市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需求牵引;

4、要素综合保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李雪松老师分析了疫情冲击、疤痕效应与消费需求承压;疫情冲击下数字化转型与行业分化、全球产业链重构与行业发展。阐释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头部化加剧,数字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企业头部化和行业集中化加剧,援引哈斯克尔、滕泰《无形经济的崛起》的观点:市场份额“头部化”:规模经济(市场份额出现“二八现象”甚至“一九现象”);盈利水平“头部化”;生产率“头部化”:索洛生产率悖论。

    李雪松老师解读了数字经济与鲍莫尔病,认为服务业数字化有助于缓解鲍莫尔病:如数字医疗,人工智能、服务业IT资本深化;欧美征收数字服务税;美国偏向资本(产业互联网)VS中国兼顾劳动(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态势。

基于中国名义资本回报率、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李雪松老师认为应从“投资于物为主”向“投资于人和物并重”转变;优化房地产政策,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风险;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共进,高质高效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为抓手,推动供给结构升级;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高水平循环。应重视疫情产生的疤痕效应(布伦纳梅尔《韧性社会》)。

    最后,李雪松老师对“十五五”和“十六五”时期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进行了基准情景下和乐观情景下的预测,认为从现在起到2035年,中国经济仍有较高的增长潜力:一是劳动力数量规模和质量红利仍具优势;二是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仍居高位,为经济增长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三是全要素生产率有潜力保持在较高水平。


   两天在社科小院精彩丰富的课程,同学们聆听了三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在知识海洋与学术天空遨游,所闻“知识与智慧齐飞”,所感“理论与策略共色”,感受宏观经济前沿,道法术器,仰取俯拾,可谓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拥抱确定性,学习是最佳投资;穿越周期性,内存需升维认知。学习是长期主义,如路遥所言:“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学”如逆旅,一苇以航。山河春醒,拔节孕穗;奔赴社科,丈量山海。


两天在社科小院精彩丰富的课程,同学们聆听了三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在知识海洋与学术天空遨游,所闻“知识与智慧齐飞”,所感“理论与策略共色”,感受宏观经济前沿,道法术器,仰取俯拾,可谓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拥抱确定性,学习是最佳投资;穿越周期性,内存需升维认知。学习是长期主义,如路遥所言:“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学”如逆旅,一苇以航。山河春醒,拔节孕穗;奔赴社科,丈量山海。







李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