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衰退之辩。高占军老师列举了殷剑峰教授(为什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带不去总需求,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带不来通胀)、许小年教授(不应忽略作为信贷供给方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要超越资产负债表),张晓晶教授(中国没发生资产负债表衰退的三个铁证)对资产负债表衰退之辩进行了多个维度的解读资产负债表受损的影响。伯南克(1983) 金融加速器效应:衰退期间,资产价格下跌损害银行判断企业资产负债表状况的能力,使银行不愿放贷,加剧经济困境;将焦点集中在放贷方而非借贷方身上;现金流与抵押物。高占军老师对修复资产负债表给出了建议:一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降低债务成本。降准;降息,MLF和LPR利率也可再降。二是投资;发放现金与消费券。三是稳定房地产市场和激活资本市场。并援引白重恩的三个建议:
1、地方债与中央政府特别国债;
2、中央政府出资,将三年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
3、民营企业的理论科学化,国企民企平等对待。
此外,高占军老师还分享了“中国居民财富:总量与结构”;“财富管理的变局与破局:中国的挑战;风险规避型社会的特殊要求”。
最后以半杯水的启示(积极VS消极的眼光),在黑暗处发现亮光结尾,使同学们对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开阔了金融宏观视野,提升了经济运行认知。


李雪松老师从当前经济形势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讲起,认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尽管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仍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依然坚实:
1、新一轮科技革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机遇;
2、深厚产业基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3、超大规模市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需求牵引;
4、要素综合保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李雪松老师分析了疫情冲击、疤痕效应与消费需求承压;疫情冲击下数字化转型与行业分化、全球产业链重构与行业发展。阐释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头部化加剧,数字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企业头部化和行业集中化加剧,援引哈斯克尔、滕泰《无形经济的崛起》的观点:市场份额“头部化”:规模经济(市场份额出现“二八现象”甚至“一九现象”);盈利水平“头部化”;生产率“头部化”:索洛生产率悖论。
李雪松老师解读了数字经济与鲍莫尔病,认为服务业数字化有助于缓解鲍莫尔病:如数字医疗,人工智能、服务业IT资本深化;欧美征收数字服务税;美国偏向资本(产业互联网)VS中国兼顾劳动(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态势。
基于中国名义资本回报率、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李雪松老师认为应从“投资于物为主”向“投资于人和物并重”转变;优化房地产政策,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风险;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共进,高质高效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为抓手,推动供给结构升级;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高水平循环。应重视疫情产生的疤痕效应(布伦纳梅尔《韧性社会》)。
最后,李雪松老师对“十五五”和“十六五”时期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进行了基准情景下和乐观情景下的预测,认为从现在起到2035年,中国经济仍有较高的增长潜力:一是劳动力数量规模和质量红利仍具优势;二是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仍居高位,为经济增长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三是全要素生产率有潜力保持在较高水平。

两天在社科小院精彩丰富的课程,同学们聆听了三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在知识海洋与学术天空遨游,所闻“知识与智慧齐飞”,所感“理论与策略共色”,感受宏观经济前沿,道法术器,仰取俯拾,可谓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拥抱确定性,学习是最佳投资;穿越周期性,内存需升维认知。学习是长期主义,如路遥所言:“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学”如逆旅,一苇以航。山河春醒,拔节孕穗;奔赴社科,丈量山海。
两天在社科小院精彩丰富的课程,同学们聆听了三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在知识海洋与学术天空遨游,所闻“知识与智慧齐飞”,所感“理论与策略共色”,感受宏观经济前沿,道法术器,仰取俯拾,可谓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拥抱确定性,学习是最佳投资;穿越周期性,内存需升维认知。学习是长期主义,如路遥所言:“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学”如逆旅,一苇以航。山河春醒,拔节孕穗;奔赴社科,丈量山海。
李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