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经济分析与战略决策”方向高级课程班招生简章
一、院校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秉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丰厚积淀,承载历史使命,汇聚多方力量而成。1978年,享有“春风第一枝”美誉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2017年,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多方资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正式组建,直属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大学为办学定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层级研究型人才。大学以科教融合为特色,目前已成立13个本硕博一体化科教融合学院,实现科教相互融合、校所优势互补,拥有1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135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143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大学拥有现任博士生导师773名,硕士生导师1038名,自成立以来,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了一大批行业精英和科研领军人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所、财经战略研究院、金融研究所、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生态文明研究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支持下高起点、高标准创立,学院现拥有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气候变化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人口学、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等14个学术型硕士博士学位点和金融、税务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以及应用经济学类本科专业。学院学科渊源于上世纪20年代的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积淀深厚,涌现了薛暮桥、马洪、孙尚清等一大批经济学名家大师。现有在校学生1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80余人、硕士研究生570余人,本科生90余人。学院名师云集,现有专任教师330余人,其中学部委员11人,荣誉学部委员5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人,教授130余人,副教授100余人,9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
二、项目背景
当前全球大变局正在加速演变,国际国内环境的超预期变化将每个国家、企业和个人都不由自主裹挟到了十字路口。对于企业与决策者来讲,如何在未知与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机会和挑战相互平衡的“黄金结合点”?这无疑是当前每个企业家、投资家与管理者不得不面对并需要做出回答的新课题。国际与国内的经济形势如何分析?产业升级的政策与方向如何把握?企业创新与发展机遇如何寻找?投资的趋势与机遇如何决策?这是当前每个企业家、投资家与管理者时刻面对的重要战略问题,考验的正是每位决策者的战略思维和决策能力。
依托党中央国务院思想库智囊团、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高殿堂—中国社科院的顶级专家学者,以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授课专家和国内知名首席经济学家为主要授课师资,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科的旗舰学院—应用经济学院顺应世界变局大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与企业创新发展,隆重推出“经济分析与战略决策高级课程培训班项目”,特别针对中国企业家和投资家以及相关领域的管理者和研究者,旨在提升其“分析大势、战略致胜,预测未来、决策当下”的系统能力和专业研究水平。
三、研究方向
经济形势分析理论与方法
宏观经济分析与金融投资战略
经济形势分析与企业发展战略
战略新兴产业与人工智能行业分析
数字经济与商业模式创新
数实融合与数字化转型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与科学决策
产业分析与投融资战略
证券投资策略与决策
量化投资原理与决策
四、项目特色
1.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国家高端智库知名专家授课。核心师资包括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授课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和国内知名首席经济学家,主要聘请中国社科院享有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委机关的学者型领导和相关行业研究的知名专家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2.前沿实用的课程体系:课程设计重视课程范围的跨界系统性、理论研究的权威前沿性、实务问题的新颖实用性。
3. 理论联系实践的学术训练:配置博导进行学术能力训练,除课堂授课外,高端论坛与标杆企业调研参访活动会定期举办,还将根据学员的研究兴趣对接专业的学术导师开展实证研究与论文撰写工作,有效促进学员的专业研究水平和解决实践问题的系统能力。
五、课程设置(学院根据专业动态和班级学员需求,实际执行课程可适当调整)
学科基础课程 |
马克思经典与当代、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管理学/管理学思想史 |
专业必修课程 |
数量经济学前沿、经济政策评价理论与方法、经济预测与大数据分析方法、战略决策理论与方法/决策论与对策论 |
方向 选修 课程 |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模块 |
世界经济与金融形势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形势分析、宏观经济预测与政策模拟方法与应用 |
产业经济与数字经济 模块 |
数字经济--解构与链接、绿色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布局、未来产业发展与政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与产业升级、战略新兴产业与人工智能行业分析 |
创新发展与政策分析 模块 |
创新驱动发展与政策、绿色创新经济与政策、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经济评价 |
产融结合与投资决策 模块 |
产业的逻辑与投资的图谱分析、经济运行的逻辑与预测方法、资本市场周期分析与投资决策、数量金融与政策分析、国际投资理论与实践、并购重组前沿研究、证券投资策略与决策、量化投资原理与决策 |
管理创新与战略决策 模块 |
战略管理前沿研究、领导力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战略决策分析理论与方法/决策论与对策论、产业演化与企业战略、数字经济与创业管理、易经预测学与管理决策 |
学术研究与论文指导课程 |
实证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学术前沿与研究实践、文献综述与选题、论文设计与撰写 |
六、专家师资:
杨开忠: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兼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任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领域:空间经济、生态经济、城市化与区域发展和生态文明等。
张宇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兼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任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领域:空间经济、生态经济、城市化与区域发展和生态文明等。
李雪松: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经济政策效应评估,战略规划与结构升级等。
李海舰: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公司哲学与思维创新、公司战略与组织创新、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
王忠民: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理事长,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中国核安全与环境文化促进会环境社会治理分会名誉会长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保障、金融投资等。
高文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劳动经济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人力资源、劳动经济等。
蒋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党委负责人、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税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秘书长;兼任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税务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财税理论与政策。
宋泓: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长城学者、创新工程国际贸易学科首席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等。
张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世界经济预测与政策模拟实验室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和全球宏观经济,重点研究的问题包括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波动、人民币汇率和外汇管理政策、全球宏观经济等。
胡建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监事长,曾任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主要研究领域:商业银行、并购重组等。
张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金融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曾任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国际金融与中国宏观经济。
高占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CWM50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国研财富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曾任长江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主要研究领域:投资银行业务、固定收益业务、金融市场以及财富管理等。
管清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兼任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广东创业投资协会首席经济学家等职。曾任民生证券研
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宏观政策与经济周期。
李金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学科组评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领域:统计学、数量经济学。
王宏伟: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理论方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科院项目评估与战略管理研究咨询中心主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指标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科技创新政策分析、效果评估、科技创新战略研究等。
蔡跃洲: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数字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大数据与政策评估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发改委“互联网+”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大数据分析与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等。
樊明太: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统计学会理事等。主要研究领域:数量金融,金融结构、货币传导机制及金融一般均衡分析,经济波动、经济预测及宏观调控政策。
徐义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金融创新、金融地理及科技金融等。
贺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创新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多次受邀参加总理专家座谈会。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产业发展、产业政策、企业战略等。
李晓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国际产业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互联网+”与数字经济、全球价值链、战略型新兴产业、产业政策与分析等。
吕本富: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网络经济和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等,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网络经济和网络空间战略、创新创业管理、人工智能新经济等。
七、学习安排
1.学 制:两年,分为课程学习和论文撰写两个阶段;
2.学习时间:每月集中一个周末授课两天,寒暑假不上课;
3.上课地点:北京(上海、广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望京校区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7号(中国社会科学院)综合楼。
八、报名条件
1、已获 MBA/EMBA 及其他相关硕士学位;
2、企业家和投资决策者以及相关行业的管理者和研究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
3、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高管,学位条件可适当放宽。
九、报名程序
1.学员提交报名申请表、个人身份证复印件、最高学位、学历证书复印件;2寸免冠彩色近照4张;
2.审核学员报名申请资料,组织面试,择优录取;
3.面试合格后向已录取学员寄发录取通知书;
4.学员收到录取通知后按规定方式与时间缴纳学习费用;
5.学员在开学当日持交费凭证办理报名注册、领取相关资料,正式入班。
十、学习费用与缴费方式
1.学习费用
学员一次性缴纳学习费用人民币228000元/人(含学费、资料费、结业论文指导费及结业费等);交通、食宿费用自理。
2.缴费方式
(1)通过电脑PC端,直接登录社科大收费管理系统的网上缴费平台;
(2)登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官网财务处页面(http://cwc.ucass.edu.cn)点击“缴费平台入口”进行缴费;
(3)退学、退费事宜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退费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十一、证书
学员完成学习计划,经考核合格,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颁发统一编号的结业证书(钢印、红章)。凭结业证书可以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友身份,纳入校友总会及地方校友会的管理,终身享有参加校友会沙龙、论坛、社会实践、联谊等活动的权益。
十二、招生与咨询
1.招生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2.招生负责老师及招生电话:
陈老师 010-81360277、17316043428(同微信)、17316045428(同微信)
3.办公地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望京校区(应用经济学院继续教育中心)
4.监督负责老师及监督电话:蒋老师 010-81360391
5.官方网址:https://fae.ucass.edu.cn/jxjywz/
6.官方邮箱:faece@ucass.edu.cn